普通人需要每天喝牛奶吗(成年人还要每天喝牛奶吗)
605 2022-09-30 03:56:34
蒲州梆子(山西),辽南戏(辽宁),黄龙戏(吉林),柳琴戏(山东),扬剧(江苏)。
1、蒲州梆子
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
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2006年5月,蒲州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编号Ⅳ-19。
2、辽南戏
辽南戏是辽宁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辽宁省盖县。又名影剧、影调戏、盖平戏,辽宁复县称辽南影调戏。它是建国后在辽南皮影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剧种,1961年定名为辽南戏。
3、黄龙戏
黄龙戏,吉林省农安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黄龙戏的雏形大约出现在19世纪孝卜搭末,因农安县在辽、金时期曾是黄龙府,1959年据此正式将该剧种定名为黄龙戏。
黄龙戏以“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础,融合了东北的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萨满腔、神调等多种音乐,形成了独立剧种。它拥有高亢、粗犷又朴实,鲜活又细腻的独特唱腔和音乐风格。
2008年6月7日,黄龙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为Ⅳ-101。
4、柳琴戏
柳琴戏,山东省枣庄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清末产生于山东省临沂、枣庄一带,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
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谓之“拉魂腔”。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巧拿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3。
5、扬剧
扬剧,是江苏省扬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地区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及南京、上海一带。
它以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时由男巫扮弊者演的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剧音乐曲牌众多,角色有生、旦、净、丑等,重视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剧风格。
2006年5月20日,扬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5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州梆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南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龙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琴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剧
中国是戏曲之乡,戏曲种类繁多,是由明迟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来的。戏曲发展至其传统曲目就数以万计了,比较常接触到有黄梅戏、粤剧、昆曲、川剧等。那么,你对戏曲了解多少呢?徐州的柳琴戏你知道吗?下面就跟我一起走进徐州文化看看吧。
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
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激世李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
在老“篇子”中有“咸丰三年粮食贵,…拜了师傅去学戏”的唱词,可知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
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返渣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故此剧也名《七妆》。
经历了“抹帽子戏”的过渡之后,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这时已采用柳叶琴伴奏了。并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1953年,徐州市宣传机关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与猎户腔。“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
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200多种,有小戏也有大戏。大戏中有各行当专工的所谓“台柱戏”,如:小头的《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鱼篮记》;二头的《点兵》、《观灯》、《书馆》、《四告》,老头的“四氏”,即老康氏《断双钉》、老阎氏《小鳌山》、老邓氏《英台劝嫁》、老杨氏《孟月红割股救母》勾脚的《二、五反》、《雁关》、《拦马》《跑窑》;小生的《大、小隔帘》、《白罗衫》、《刘贵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柳琴戏剧照”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徐州建立了江苏省柳琴剧团,在临沂建立了山东省临沂地区柳琴剧团等演出团体。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等。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大燕和小燕》已摄制成影片。
山东有山东梆子,两夹弦,吕剧,东路大鼓,柳琴戏。
1、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运亩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
2、两夹弦
两夹弦,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东西部的地方戏。
3、吕剧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更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4、东路大鼓
东路大鼓是一种山东滨州、潍坊地区的传统说唱艺术。分为滨州东路大鼓和诸城东路大鼓芦橡,诸城东路大鼓简称“诸城大鼓”,其前身是“东口大鼓”(简称“小东口”),是由“小东口”演变而来。
5、柳琴戏
柳琴戏,山东省枣庄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清末产生于山东省临沂、枣庄一带,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东梆子
以上陪悄旁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两夹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路大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吕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琴戏
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滕州汉族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即弦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其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滕州俗曲及柳子戏唱腔曲牌[耍孩儿] 、[山坡羊] 有渊源关系。
一说源于江苏海州,是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 、[猎户腔] 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一说“杨”)3人加工而成为拉魂腔。后来丘、葛分别去皖北、鲁南传艺,因此在当地流行。一说是由山东滕州山里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或肘鼓子等腔调演绎出的,滕州山里有个叫千山头的地方,从唐朝到明朝之间,这里曾是全国很大的道观群落,道观几十座,清朝之后衰落了,道士和尚为了生计,下山化缘帮人除魔消灾,演绎出拉魂腔这类唱腔。
1950年据丘门艺徒魏光才(当时80岁)推算,丘门于清乾隆年间已存在了。拉魂腔流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相接壤的广大地区以后,遂分为5路:中路以徐州为中心,北路以临沂为中心,东路以新海连为中心,南路以宿县为中心,西路则在涡阳、蒙城一带。它们既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当地逐步形成为戏曲剧种。其中流行于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沂的中、北两路,于1953年依据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弹拨乐器)定名为柳琴戏。
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在老“篇子”中有“咸丰三年粮食贵,…拜了师傅去学戏”的唱词,可知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 故此剧也名《七妆》。经历了“抹帽子戏”的过渡之后,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这时已采用柳叶琴伴奏了。并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1953年,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与猎户腔。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大概是因为缘于上门乞讨的唱腔,所以,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两根弦的,简单而直接,上门乞讨者,要在对方认清自己,并关门之前,拨动对方心弦,获得同情,并驱使对方身体下意识的施舍,这门技艺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风一刀斩的意味,其内涵神髓就慎简在于一口唱腔,也许烂孝卜这唱腔被精练到一个字,一个音,但是这一腔的内涵,由一个字发出来,却包含着众多情素,让人神迷,让人体悟不尽,大道至简之理。
清咸丰年间,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这种戏也叫对子戏。对子戏鼎盛时期,柳琴戏班社 *** 现了如烂山芋、金不饥穗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她们出演的旦角两腮抹浅红,用黑色烟色描眉画鬓,抹口红。其所用的服装道具也多有变换。在长时间的职业演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七八个艺人,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的职业班社,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徐州地区的邳县卢家班、睢宁吴克志班、铜山同义班、董四班等异常活跃。其演出形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唱对子和打地摊演出的跑坡,发展成为为庙会会主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的堂戏,以及请神敬鬼、烧香还愿的愿戏等多种形式。随着班社人员的增多,一些大型剧班开始出现,脚色行当也逐步完善。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时期。
约在民国九年(1920年)前后,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由于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戏流行区最大的城市,因此,到解放初期,徐州市区就云集了同义班、常胜班、义和班等多个较有影响的大班社。荟萃了厉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云等著名艺人。当时徐州城内分布有同兴戏院、群乐戏院、民众戏院、和平戏院等十多家戏院,每日多达十台左右的戏竞相上演。柳琴戏成为市民 *** 生活的主要内容。
1949年之后,在 *** 的扶植下,柳琴戏得到了迅速繁荣。原有的零散戏班被组成徐州市柳琴一团和二团,1958年又扩建为江苏省柳琴剧团。从20世纪60年代起,柳琴剧团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上门,每年在基层演出都在300场以上。文革时期,柳琴戏历经磨难,各专业剧团被迫解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柳琴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被解散的剧团得以恢复,为培养柳琴戏新人的训练班、戏剧学校相继成立。
1978年,江苏省柳琴剧团演出的《大燕和小燕》参加当年10月的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会演,反响强烈。此剧后被全国各剧种30多个戏曲专业团体移植。1979年元月,该剧被文化部选调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此后,剧组又随中央慰问团赴边防前线,慰问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战士。1981年,江苏电影制片厂又将该剧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上演。一时间,柳琴戏的唱腔回响在大江南北,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柳琴戏第一次被全国瞩目。
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坦前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让拦清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滕州民间小调拉衡衡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戏是苍山人最喜爱的地方戏。据有关资料说,柳琴戏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约有200年的历史了。柳琴戏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和地域文化载体,已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地处鲁南腹地的苍山县是柳琴戏的起源和重要传播地。据现在一些老艺人追忆,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和兴起,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柳琴戏在苍山起源流传的历史背景
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唱柳琴戏的艺人们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用说唱代替上门(叫开门)的谋生手段。在旧社会,沂河、武河、东河、西河下游经常遭受水灾,灾后庄稼颗粒不收,人们只好身背花鼓、口唱小调外出乞讨谋生。过去流传的一些民谣,如“决了江风口,水漫兰山头,老婆孩子顺水流”、“收不收,下莒州,沂武河畔唱春秋”等,就是当时的悲惨情景和人们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
柳琴戏于1887年(清光绪13年)在苍山兴起并流传,先后有芦塘村的徐宗合、韩连城,吴坦的李玉琢,于沟的马继昌等先生拜师学唱柳琴戏。1900年,前东柞的宋启远先生(外号宋难)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费县人。由此可知,从1887年至1900年期间,柳琴戏便在苍山逐桐搏渐活跃,特别在农村广为流传。
早期民间艺人演唱柳琴戏没有打击乐器,没有戏曲行头,伴奏乐器只是一把月琴、一副梆子,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至1900年前后出现了专业艺人,由两人或三人演出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戏,艺人叫做“三小戏”,由上门说唱发展到安场唱戏。1920年前后,一些柳琴戏艺人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和县城演出,苍山县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1954年,华东地区举行了这个剧种的会演,根据它的音乐主弦是柳叶琴的特点,才正式命名为柳琴戏。
1956年11月,苍山县人民委员会根据艺人们的申请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提议,在柳琴戏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大众柳琴剧团,即苍山柳琴剧团的前身。从此,这个在旧社会长期靠上门或搭地摊演唱的“小戏”登上了戏剧舞台,开始了它的新生。它不仅在戏曲百家中占据了应有的席位,而且以独特的风格成为苍山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特别在苍山南部广大农村,的确是“村村琵琶响,户户拉魂腔”,因而有“柳琴之乡”的美称。
唱腔艺术的演变和风格特征
柳琴戏唱腔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柳琴戏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调等,向城镇谭良子村至今健在的83岁高龄的谭清元就是演唱花鼓调的传承人。这些民间小调及花鼓调后期受柳琴戏的影响,不断加以整合贯通,以婉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它的旦角唱局李祥腔尾音上翻高八度,拉腔“啊嗯”;生角的唱腔尾音平落五音,拉腔“啊哈咿”,因此也叫“拉后腔”。又因它早期吸收过“肘鼓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器,所以又称“肘鼓子”。所以在苍山,早期的拉魂腔也被群众称为“花鼓”,可见柳琴戏在苍山的产生与花鼓有亲缘关系,后经过不断融合发展才成为柳琴戏。
“文革”期间,苍山柳琴剧团惨遭厄运,柳琴剧团被迫于1969年撤销。1970年10月,县 *** 在文艺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苍山县***思想文艺宣传队,时隔3年又改称文工团,由自编自演一些小戏曲改演柳琴戏。1978年,经临沂地委批准,恢复成立苍山县柳琴剧团,随着时代的变迁,苍山柳琴戏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由于苍山与江苏省的邳县相邻,唱腔形成南北之别。南路唱腔细腻柔和,北路唱腔浓厚朴实,因剧团经常活跃在鲁南、苏北一带,不断地融会贯通,吸收了邳县、泗州等地柳琴戏的优秀唱腔,使本地唱腔形成了婉转高亢、柔中带刚的特色。板式除了慢板、二行板、紧板、散板、导板外,增加了砸板(飞板)、顶板起大八板(长过门)、小八板(短过门)等,并借鉴了京剧的一些板式的打法。1981年,剧团乐队整理印制了40多种击乐点和打法。像起霸、起边、马淌子、水底鱼、滚豆子等锣鼓经还要求演员会背,会做,从而注重了演员唱、做、念、打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以后的演出中扰竖,有些剧目还搞了配器,如上演的《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挑李梅》、《春草闯堂》、《秦香莲》、《哑女告状》、《狐仙小翠》等,先后到宿县、灌云、邳县、郑州、新沂、徐州等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至此,苍山剧团在鲁南苏北一带享有较高的声誉,柳琴戏在苍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新时期柳琴戏的现状与发展
1984年,改制后的苍山柳琴剧团在保持承传柳琴戏的渊源特点、送戏下乡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立足市场发挥自身优势,谋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文企联姻之路,先后组织开展了“三下乡”、“四下乡”和“百团下乡”活动,恢复上演了部分传统戏和现代剧目,录制了《秦香莲》、《莲花庵》、《姊妹易嫁》、《小姑贤》等传统剧目,相继参加了省文化厅举办的戏剧大赛、临沂首届柳琴戏“润通杯”优秀唱腔电视大赛、山东鲁东南剧团展演(莒县)和中国戏曲拉魂腔演唱大赛(安徽省泗县)。期间,创作的柳琴戏《双喜临门》、《俺就嫁给他》、《心愿》等剧目,分别参加了中国徐州柳琴戏艺术节、临沂市第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暨临沂市首届“雪地陶杯”戏剧小品大赛。剧团通过以上展演和会演活动,扩大了文化交流,为繁荣发展柳琴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由于1990年人员精简后,只保留15人的编制不变,开展业务以小型演出为主,在参加县里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和受地方邀请演出大型剧目时,由于人员少,只有借调外部人员,演出时相聚,演出结束后解散,剧团阵容仍在原地踏步,严重影响了演出质量。其次经费的严重不足、剧团的设备和道具陈旧,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因此,剧团面临的现状令人担忧。
柳琴戏绵延传播200余年,已发展成跨苏、鲁、豫、皖4省的大剧种,拥有中国戏剧史上任何剧种都不可替代的魅力,对其精心呵护,传承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
我们相信,在钟情于柳琴戏事业艺术家们的努力奋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柳琴戏这个扎根人民大众沃土的艺术之花,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文艺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