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需要每天喝牛奶吗(成年人还要每天喝牛奶吗)
605 2022-09-30 03:56:34
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 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 *** 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行粗宏脊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岩渗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绝孝,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按《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岁次庚申,即公元前八四一年。
两个解释 目前没有定论
第一:周厉王被国人暴动驱伏渣逐之后,大臣周公和召公联合执掌朝政,被称为共和伍模行政
第二:也是周缺橘悄厉王被驱逐之后,共伯和(就是“共”这个国家的伯爵名字叫“和”)执掌朝政,被称为“共和行政”
一般取前者 但后者也有一定的证据
指周厉王之后、周宣王之前十四年间(前 841~前828)的 *** 。有两说,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称共和;一为共和执政。周厉王胡档歼暴虐侈傲,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加劝谏,指出荣夷公好“专利”(霸占土地山川的产物),会酿成大难,厉王不听,终以荣夷公为卿士,执政用事。芮良夫又告诫执政诸臣,不可“专利作威”,否则国人将“为王之患”,也未得结果。国人对厉王不满,“谤王”,厉王大怒,命卫国之巫监视国人,有“谤”者杀,致使诸侯怨恨不朝,国人不敢谈论政事。大臣召穆公虎进谏,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厉王仍不听。经过三年,国人愤而起义,攻袭厉王,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太子才得免难。
厉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同行政,号为共和。共族差和元年(前841),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乃告结束。
一说厉王出奔后,诸侯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称共和。厉王死,共伯和使兆蠢皮诸侯奉太子静为王,自己回到卫国。此说与《史记.卫世家》记载不合。
共和制(republicani *** ),即“共和政体”,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肆渣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 *** 组织形式。 “共和“一词来源于中国《史记·周本纪》拉丁语称为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务”。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 *** 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茄渣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裂纳悄
西周厉王十分残暴,将原来明姿国人(平民)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禁止国人利用。国人对此强烈不满,怒骂谴责,沸沸扬扬。周厉王遂命卫国神巫监视国人。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
厉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掌 *** ,史称“共和执政”。
关于“共和执政”,还有另一说法,即厉王奔走后,朝中大臣就橡槐肢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因其名叫“共和”,爵位为伯,故称其当政期间为“共和执政”。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史书上都有记载,前者见于《竹书纪年》,后者梁世仅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从可信度来说,《竹书纪年》较为确切。
应当注意的是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升轿任无法回到镐京,太子静也不能马上继位为王。在这种形势下,召公与周公代行王政,并改称年号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并于公元前828年病死于该地。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吵笑肆,纷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 *** 政事,重要升耐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