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的老板是谁

2023-06-13 14:02:36

几年前苏宁那位年青老板死了

执掌苏宁30年的张近东辞职了。

7月12日晚,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创始人张近东向董事会提出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一职。同时辞职的还有副董事长孙为民、董事孟祥胜。孙为民曾被称作苏宁的“二号”人物,从1998年进入苏宁担任总经理助理开始,见证了这家公司二十多年来的大起大落。

创始人辞任,近年来多数是急流勇退。如带领拼多多敲钟之后退休的黄峥,又或是在字节跳动上市之前就辞职的张一鸣,都选择了深藏“功与名”。而张近东当下的处境,或许更多是无奈。

“当前所做的每一次调整与改变,都是为了让苏宁易购发展得更好。”张近东在向员工发送的 *** 中表示。在困局中,他选择放弃控制权以救苏宁。难以评判的是,他的离开究竟是早了一步,还是晚了一步?

时间回到1990年冬天,27岁的张近东决定辞职创业,在南京宁海路租了一处约200平米的门面房,开始卖空调。这家名叫“苏宁交电”的店铺,便是日后零售领域的一方巨头苏宁的雏形。

1991年11月,苏宁的营收已超过两千万元。2004年7月,苏宁登陆深交所。当时一个广为流传的细节是,在上市敲钟的那一刻,张近东用力一敲,手里的槌子竟被敲裂了。这似乎也成了某种预兆:张近东一直在寻求变革,却用力过猛,激进的扩张计划最终导致苏宁债台高筑,出现裂痕。

2015年8月10日,江苏南京,阿里巴巴与苏宁云商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图/视觉中国

比张近东早3年,黄光裕在北京也开始了电器生意,他所创立的国美,一度成为张近东最大的竞争对手。2000年到2008年,苏宁与国美进行键启了长达8年的对抗。紧接着,电商时代到来,苏宁的新对手变成了京东,京东内部甚至成立了“打苏宁指挥部”。刘强东曾在微博上放言,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新一轮的价格战打响。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家电零售领域的格局发生巨变,阿里、京东突飞猛进,苏宁、国美逐渐失去中心位置。事实上,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张近东,也从未安于现状。

早在2014年,张近东就在内部提出“回归狼性文化”。他注重培养年轻骨干,从1993年开始发起“1200工程”,一直延续至今,即每年招聘1200名优秀毕业生,通过全面、系统、专业侍亮此的培养,使他们在两到三年内成长为集团中层管理团队的核心骨干。

张近东的投资和扩张计划近年来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建立苏宁金融、苏宁物流、苏宁小店,收购家乐福中国,将37家万达门店并入麾下,后来又喊出“2019年,15000家门店”的口号。

2017年12月19日,江苏南京,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左)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交流 图/视觉中国

然而,对电商巨头的反击,带来的是苏宁财务报表里的债务。从2020年下半年起,苏宁债券到期、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凸显。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苏宁易购短期借款高达237.5亿元,流动负债合计1246亿元。

在管理上,虽发起“1200工程”,但在苏宁易购的高管名单中,多半都是跟随张近东多年的老人,年龄最大的苏宁易购现任总裁侯恩龙已经53岁。

“今年的问题一下全爆发出来了,现在很多项目停摆,有的部老迅门只留了S级(更优先级)项目,听说一批中层干部也被辞了。”一位苏宁在职员工告诉《南方人物周刊》,“1200工程”确实培养了一批比较好的员工,但真正进入管理层的比较少。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孙为民曾总结道:“苏宁从去年年底开始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企业的流动性出现了困难。很多事情并不是偶然的,是很多事情的表征、表象,也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因素的叠加。”

2021年2月28日,苏宁易购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将23%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国资。7月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披露股份转让的最新方案,引入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联合战略投资,深圳国资退出。

协议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将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时,在新一届董事会中,将被提名接替张近东之位的是他的儿子张康阳。根据公告,辞任之后,张近东将继续以名誉董事长的身份留在苏宁。

“流萤提灯引路,身后万马千军。”在2020年苏宁“818”动员大会上,张近东曾颇为激动地说道,但如今,他似乎在一步步失去自己创立的这家公司。

苏宁易购老板是谁?有介绍吗

苏宁卜春袭易购老板是张近东。

张近东,出生于安徽天长。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高森清级经济师,全国工商联型兄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自2003年起连续15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1月30日,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8年10月,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宣传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38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224位,财富值68亿美元。

苏宁败局:回顾苏宁30年的创业史,说说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

你可能没听过张近东,因为这个人实在太低调,但你一定知道“苏宁易购”。

这两天有一个大新闻,就是苏宁易购的老板,也就是张近东。要转让20%多的股权出去。转让对象现在还没公布,外界普遍猜测是南京国资委。

如果转让成功,苏宁易购将从江苏最大的民营企业变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变国企,对于苏宁本身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对老板张近东来说,它将失去对苏宁的控制权。

你可能会腔稿问,苏宁不是挺好的吗?苏宁的门店到处都是,为什么老板要落魄到卖股权的地步呢?

原因很简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苏宁的危机,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

不过我们先不说十年前,先说30年前,也就是从张近东创办苏宁开始说起。

1990年,张近东以10万元自有资金,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家电”,专卖空调。

在那个年代,空调电视等家电都是稀缺物品,谁只要手里有货,就不愁卖的,老弊凯百姓甚至要靠抢,才能抢到。

搭着时代的顺风车,张近东一出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到了90年代末,苏宁已经成为全国卖空调领域的老大。这是苏宁的第一个十年。

苏宁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从2000年到2010年,是苏宁真正狂飙突进的10年。

这个时候苏宁又赶上了中国消费的第二个红利。那就是家电消费的大卖场化。

像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大卖场,因为客流量大,销量高,面对厂商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卡着厂商的脖子,要求厂商降价。你如果不降价,你的货就不会出现在我的大卖场里。因为这个事,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董明珠还因为这个事闹过矛盾。

总而言之,那个时候的大卖场是非常强势的。苏宁也在那个时候实现了更快速的扩张。

2004年7月21日,苏宁在深交所上市。当日涨幅100.24%,一举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

2008年,国美老板黄光裕入狱,国美从此一蹶不振,苏宁正好扶摇直上。稳稳的坐上了家电销量的第一名。

这10年,苏宁都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消费来了,苏宁的新对手,京东也来了。

京东也是卖电子产品起家的,不同的是,京东只 *** 上卖。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家互相看着不顺眼,价格战就打起来了。

2012年,刘强东宣称“未来三年京东家电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 10% 以上;苏宁则直接回怼:“苏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价差双倍赔付”。

一番血雨腥风的价格战打下来。最终还是互联网基因更强的京东获胜。

要说苏宁,并非不重视互联网,张近东早早就意识到了互联网对零售的重要性。

2005年的时候,苏宁就上线了“苏宁网上商城”。

2009年,苏宁提出“实体店与互联网业务共举的战略”,并将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

张近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线上线下并举。线上大力开发互联网,线下充分利用苏宁的门店资源。

如同苏宁口号,“上街、上网、上苏宁”。

就是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看起来,这个战略挺好,但苏宁缺乏电商基因,流量获取成本高,付出巨额代价却没能把线上渠道打开。

后来苏宁结盟阿里,阿里投资苏宁,占股19%,希望用阿里的电商基因改造苏宁。但阿里本身也是缺乏流量的,两个渴求流量的企业合体,并没有给苏宁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反观京东,早已经抛开苏宁几个身位,走在时代的前列。

而苏宁却走到卖股权求生存的地步,苏宁的落幕,实在让人唏嘘。

回想过往,张近东从1990年 *** 始,抓住了前两个10年的机会。比如第1个10年卖空调,第2个10年做大卖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却在第3个10年,也就是电商时代来临时,有点捉襟见肘。

并不是能力不行,实在是形势比人强。

一个人可以抓住时代的一两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但你无法赶上所有的时代潮流,无法永远走在风口浪尖上。

还是那句话,只有租圆唤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愿苏宁能在他的第4个10年,重新找到属于它的节奏。

张近东不惜出让控制权,苏宁易购的危机,让我们看懂了什么?

最近苏宁易购又出了大事,根据2月25日的消息,苏宁易购被迫在深交所停牌,随后便曝出即将 *** 20-25%的股权的消息,这意味着,苏宁易购或将要易主,张近东可能要彻底失去对苏宁易购的控制权。那么这样一个在许多人看来是江苏民营企业的标杆的大牌企业明星,为何会出这么大的变故呢?根据多家媒体和内幕人士的爆料称,苏宁易购即将 *** ,起源于企业自身资金链危机,而资金链的危机呢则是由于多种原因交织起来发生的。

各家媒体发布的针对苏宁易购事件的观点现在也很多,亦真亦假,我本人尚持有保留的看法。我们今天就来总结一下,结合苏宁易购问题的现状,从企业运营的角度讲,大家应该从苏宁易购的这起事件里发现和总结哪些经营上的问题,我们自己在企业经营上应该力所能及地去规避哪些风险呢?

一、主营业务长期亏损,彰显企业人才体系乏力的问题,这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2021年1月29日,根据苏宁易购发布的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苏宁易购营收为2575.62亿元至2595.62亿元。预计全年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39.52亿元至-34.53亿元,同比下滑了140.16%至135.08%,这个数字无疑是很糟糕的,彻底暴露了企业经营的困境。

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主营业务长期亏损,这就是真实的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真正的高光期,应该是在2011 年。当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938.89 亿元和48.21 亿元,扣非净利润也达到 46.24 亿元。而当年阿里巴巴同期的营收也就119亿元,净利润才16.1亿元,同期的京东呢,营收是211亿,净利润还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当年苏宁是真正的零售霸主。

但从第二年开始,苏宁易购虽然在规模上急速膨胀,但利润却开始下滑了。从2014 年开始,扣非净利润更是直接转为负数,一直延续至今。

苏宁易购持续亏损的原因,从账面上看就是毛利率持续走低,而投入费用不断增长。

公司巅峰期的毛利率接近20%,现在却连15%都不到。虽然说只是5个百分点,但对苏宁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折合到全年的利润差就是上百亿了。

比起京东、阿里,同样是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主营业务长期后劲不足,其实跟张近东的用人理念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据知情人透露,张近东本人缺乏互联网思维,但是个很铁腕却又非常专制的人,由于很难信任下属,因此也缺乏得力的干将。

张近东这种管理风格,也导致了公司上下重执行力但缺乏创新精神。张近东凭着自己的经验主义大刀阔斧进军互联网,指挥团队按部就班执行,让一些后期引进来的互联网高管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所以真正有想法的互联网人才很难在公司待得长久。相比起京东采用的员工股权激励机制,苏宁的人才竞争力就明显欠缺了。

这是苏宁易购最致命的问题,我们应引以为戒,励精图治。

二、过度扩张,泡沫化预算,让企业入不敷出。

从2009年开始,为了企业扩张,苏宁就开始进入了买买买模式:

2009年,苏宁入股日本老牌家电量贩店LAOX,成为最大股东;

2012年,苏宁电器全资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

2013年,以2.5亿美元收购视频平台PPTV;

2017年,42.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同年,大手脚向恒大集团注入战略投资200亿元。

2018年,收购家乐福旗下迪亚天天 *** 超市;

2019年,花27亿元收购万达百货,48亿元购买家乐福中国80%股份。

另外还有30亿元参与设立之江新实业,15亿元认购TCL股份等等。

企业对外投资了数百亿,但结果却并不理想。

PPTV亏损超10亿后,从苏宁上市公司主体中剥离;天天快递2020年上半年亏损5.52亿元;2019年,亏损的苏宁小店、LAOX也被剥离上市体系。

我们大部分企业,虽不一定具有苏宁这样的实力机会进行高速扩张,但企业一旦赶上风口,盲目扩张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膨胀的心理还是相当的,因此,也应当引以为戒。

三、企业过分金融化,长期置身于高风险的漩涡之中。

其实,从以上苏宁易购企业过度扩张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出,苏宁整体企业的营收比例已经严重金融化,投资性收益远远大于经营性收益,当然了,苏宁购买阿里的股票其实也赚了140多亿,虽然也解决了短期资金应急问题,但长期来看,过多的投资性支出还是将苏宁易购置身于高风险的漩涡之中。

这个问题,张近东最近可能也意识到了,所以他在2月19日的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坚定地聚焦零售发展,自上而下地聚焦主航道、主战场,做减法、收缩战线,不在零售主赛道上的,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可惜,现在看来这些反省恐怕来的有点迟了。

事实上,现在很多的企业正在资本这条路上扬鞭策马,也希望企业管理团队在看到战略企划 *** 的视频后,能够有所感触,及时止损。

以上种种分析,一方面也折射了当下电商企业恶劣的竞争环境。各大平台为了争夺流量和用户,短兵相接,不惜用补贴等手段低价竞争,按照传统的市场理念,这已经算是恶性竞争了,现在的企业经营已经很难单纯地只是考虑卖货、收款这个简单的循环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增长寄托在所谓的“市值”上,而市值则可以带来更多的融资和规模化扩张,但市值的特点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大多数情况还只是一堆虚拟的数字。看似是自己的钱,但钱的走向又不能完全被自己掌控。这种现状,也令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深感焦虑。

苏宁易购的现状也正好反映了当下大部分企业内心挣扎的真实写照,所以战略企划 *** 要在这里建议企业家们,还是要让企业回归本行,务请扎实地在主营业务上深耕,严控经营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克制企业规模攀比和资本跟风运作的欲望,避免将企业置身于金融资产的赌场,陷入资本运营漩涡难以自拔。

上一篇:苏乞儿的师傅是谁
下一篇:宋茜微博粉丝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