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需要每天喝牛奶吗(成年人还要每天喝牛奶吗)
605 2022-09-30 03:56:34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1、新月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峨眉月
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娥眉月。
娥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上弦月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假设观察者位于北伏尺中半球中纬度,则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PS:上弦月圆面朝向西边)
4、凸月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上,大半晚可见。
5、满月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有一夹角,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或望。
6、下弦月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扩展资料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困友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根据光学知识,月球不是光源,自身不发光,人看见的月球可见的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形成的,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月球会绕地球公转,地球会绕太阳公转,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我们看到的月球发光部分的形状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月相。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是27.32天,这个时间被称为恒星月缺山,而月相变化需要的时间却是29.53天,这个时间被称为朔望月,朔望月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
月亮变化过程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
新月是一种天文现象,是指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
娥眉月,农历月底的月亮或月相。由于形状如同眉毛,由此而得名。分为新月娥眉月和残月娥眉月。新月娥眉月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反C状。残月娥眉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昌态呈C状。
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从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茄败作月相。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日运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盈凸月是天耐纳源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词条译名和中英文解释数据版权由天文学名词委所有。
天文现象中月亮由小逐渐变慢,变圆就是满月,一般在每个农历月的15日或16日,但是12月12日的月值得观看,因为是“近地点 *** ”。
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故称凸月。天文学术语。满月前后的月相。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明亮部分朝向西方。一般在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以前西没;满月以后(即农历每月十七、十八日)的凸月称为“渐亏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
下弦月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为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所以叫“下弦”,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中国人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即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残月在文学作品里表示伤感。
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月亮的变化规律有:
1、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碧哗友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3、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4、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月食现象:
以地球而言,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180°。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约5°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悔槐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芦悔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
月亮的变化过程一段话如下:
初三和初四的时候,月相变成了娥眉月,月亮的外形就像一个少女弯弯的眉毛。初七初八,月相是上弦月,凸面向西,好像一个被吃一大半的月饼一样。十五十六十七的时候,月相是满月,也叫望,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
月亮变化的具体过程:
月亮就像是一只弯弯的小船,在暗暗的夜色中停下来。淡淡的月光,给世界万物带来了迷茫的色彩,仿佛一切都并不激或真实。没多久,乌云好像嫉妒了,就飘过来把月亮遮住,不让大家看了。
后来的几天里,月亮不断变胖。在某一天的晚上,月亮已经是椭圆形了,就像一个大灯泡,正照亮着夜空。这陆前时,乌云又飘了过来。这次它不仅没有遮住月亮,还给它披上了一层轻纱,使得月亮更加美丽。
终于,在一个星星很少的晚上,我看到了月亮最圆的一面。首先,月亮露出了半边脸,发现没什么动静,才一闪身,出现在了夜空,就像正在跟谁捉迷藏一样。这次的月亮十分明亮,活像一个水晶球。在月亮的照明下,夜空也早铅清像被清水洗了一样,多了一份光彩,少了一份黑暗。
几天后,新月又出现了,它像一个银钩挂在树梢,开始了下一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