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联考]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
[江西大联考]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大联考]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江西大联考]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诗人作为永王的幕僚,踌躇满志,在歌颂永王东巡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B.永王在远处接受天子重任,率领军队在正月出师东巡,以安定江汉流域。C.正月汹涌的长江、汉水处于平静之中,为永王东巡提供了合适的自然条件。D.“三川”“四海”两句形成对仗,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写出了当时天下局势之危乱。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姚诗和李诗都叙写诗人寻访不遇之事,都对被访者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具体描绘。B.姚诗中“竹”“荷”等意象清逸脱俗,而李诗中“玄蝉”“叶黄”等意象则显得空寂凄冷。C.姚诗重在刻画充满闲情逸趣的“访者”形象,李诗则重点突出了被访者的超尘脱俗。D.姚诗写冒雨拜访友人,李诗写蝉尽叶落之际寻访隐者,其中蕴含的情感同中有异。15.姚诗和李诗都从侧面刻画了“被访者”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分别进行简要分析。(6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的异化指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蒲松龄和卡夫卡都利用这一现象达到写作目的。B.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与他喜欢搜神谈鬼的故事以及当地“谈狐说鬼”的时尚相关。C.《聊斋志异》中主人公往往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异化和变形,达成目标后都变回人形。D.家人曾经对格雷戈尔态度比较友好是因为他挣钱不多但还能保障整个家庭的生活。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