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联考]辽宁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
[辽宁大联考]辽宁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辽宁大联考]辽宁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辽宁大联考]辽宁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诗歌注重突出个人主体地位,中国古代诗歌侧重把情感和自然社会相联系,这一差异与中西方文化背景相关。B.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让诗人更重视自我表达,将情感的直接抒发放在突出位置,这是“缘情说”产生的重要原因。C.孟浩然《秋登南山寄张五》“愁因薄暮起”和岑参《巴南舟中夜市》“见雁思乡信”都体现了“缘情说”理论。D.本文对诗歌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在论述的过程中,如果能列举出具体的中西方诗歌作品,则更利于读者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感性的文学世界和理性的理论世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制造了文学与理论关系的紧张。B.文学批评是应用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的一种理性活动,是连接理论与文学的桥梁。C.当今文学批评尚有诸多不足,文学批评家们需要在理论方面和文本细读方面都多下些功夫。D.杂文这种体裁是鲁迅的文体实验,鲁迅运用杂文针砭时弊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有力地批判。
7.下列对两则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通过描述林冲的言行细节,使个体主角形象突出;乙文人物登场采用群像式,通过刻画贾宝玉、史湘云等人物的传神细节,使其真实可感,“近情近理”。B.甲文林冲一路来回“背着”“迎着”北风,前后照应,细节准确;乙文用薛宝琴等“深为罕事”来衬托薛宝钗等“看惯”烤肉,表现大观园中生活的恣意欢快。C.甲文林冲沽酒驱寒,缓解了正在受人谋害的紧张气氛;乙文宝玉着急作诗,却设置“饭后才来”的波折,让人物的心理期待不能即时满足,延缓了叙事的节奏。D.甲文采用全知视角叙述,林冲心理活动没有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行为、言语写出;乙文则在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之间来回切换,使贾宝玉的感受能够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