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初2024届初三(上)入学考试语文
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初2024届初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初2024届初三(上)入学考试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初2024届初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写景生动,锤炼精工,“迷”“失”准确地写出了诗人的奇妙感受。B.“饬装”“奔策”使出行动作化、具体化,突出了诗人被迫离京的无奈。C.“凉飙”“夜萤”照应“晓月”“残星”,用具体意象来暗示时间变化。D.本诗布局巧妙,展示全天的旅行过程,有详有略,注重写景角度的变换。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陆希荣在一次战斗中犯了严重错误,由营长降职为连长,他的恋人小杨要求分手。陆希荣雪夜来见周仆,希望周仆代表党组织加以制止。B.志愿军发动的新的军事行动需要穿过临津江,江面是否完全封冻关系到参战部队将士们的安危,因此周仆连夜派出侦察班去侦察了解封冻情况。C.陆希荣诈称查哨时被特务打伤,被医生、保卫股长识破。周仆赶到现场后,一再要求查清事实,“要搞确实”,体现了他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D.本文是长篇小说《东方》的节选片段,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展现了某团政委周仆、侦察班长老牛等志愿军指战员坚持原则、尽忠职守的光辉形象。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对比鲜明的是“▲”;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对比鲜明的是“▲".(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如果秦国爱护六国的人民,秦国的结果将会是“▲▲(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杯古》中“▲”一句,虽然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写大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