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八)语文
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八)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八)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安徽第一卷·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八)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晋范宁继承了郑玄剥离各种《论语》谶的比附、神化的倾向,表现了朴实解经的风貌,范宁力图抬升儒家的地位。B.孔子不是一直享受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的,如两汉时期其作为“先师”的地位就比不上拥有“先圣”专称的周公的地位。C.升孔子为先圣,诏州、县学都设孔庙,科考时先拜谒孔子,《论语》成为科举必考科目,这些都是唐朝尊孔之举。5004C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②段写到柴禾牵涉到一个家的诸多要素牲口、车、人,凑好了能成大事、出大景象,柴垛曾是家力的象征,为下文写“我家”柴禾的积累过程做铺垫。B.父子兄弟接力般“进沙漠拉柴”,“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是上文“家力”的形象化,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对家庭兴旺的欣喜、自豪之情。C.时代变迁使柴禾已经失去作用,但我们仍舍不得送人或扔掉,因为柴禾已是家的一部分,能备不时之需,且其还承载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寄托。D.全文以“柴禾”为线索,逐步描述它在今昔生活中的命运变化,揭示其深刻意义。结尾由物及人,升华立意,引发读者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他植者虽窥何(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写其他种树的人暗中向郭橐驼学种树,但仍然比不上他的句子是效慕,莫能如也”。”两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分别流露出各自的消极情绪。两句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角度(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我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对游女们进行了细腻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