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高三年级下学期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
2023届山东省高三年级下学期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届山东省高三年级下学期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23届山东省高三年级下学期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湘学、琼学虽是我国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但都带有中华文化的普遍性特征,都坚持儒家道德理想。B.苏轼被贬海南期间开展文化活动,促使海南有了第一位中举士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海南文化的发展。C.不同地域文化因为没有歧视或企图消灭其他地域文化而保持了个性,因为相互包容而得以融合发展。D.“徽文化”并非指安徽的文化,而是特指形成于安徽南部的“新安文化”,“新安”之名源于隋朝的新安郡。
3.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林、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桃花源记》中的乡村肌理、美丽景致千百年来依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憧憬。B.城市肌理和乡村肌理里,(都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它们都具备了文化肌理的特征。C.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进而推及文化肌理,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梳理细节,能把握肌理的共同规律。D:标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唤醒了人们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体验以及今天我们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期待。“肌理”这一概念的作用以及“的作用以及“肌理”一词常出现的领域(4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琴喻诗”这种批评方式使得作诗与品诗具有了物质感、触摸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B.宋人徐瑞认为作诗不要模拟古琴曲《鹃鸡》“奇”“涩”的特点,要追求天趣自然的文风。C.曹植、王维和杜甫所写送别诗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这与其各自作品中不同节奏有一定关系。D.以《广陵散》和《阳关三叠》分别喻林去华五言诗之悲之壮,很好诠释了“以琴喻诗”的特点。